年度旅行写作
具有真正内在关怀和全球视野的旅行文学写作者
栾颖新(2024)
栾颖新作品中最显著的纯真与自洽,并不仅仅来源于与巴黎相处多年的旅居感受。在前往巴黎之前,热爱文学的作者就已经在内心为自己建立了自由——人生的选择多种多样,这个世界也存在各式各样的好。是这样开阔、包容的心态,给了她勇气和方法去体验并记录生活中每个细小的纹理。她通过个人叙述来打破人们关于巴黎的刻板印象,也通过向内的自省,在异乡学会如何接纳自己。
胡成(2023)
在《榆林道》的述说中,私人和公共的记忆
此起彼伏、共同存在。作者胡成沿用自己流动的、杂糅的文体,一一书写陕北诸多历史大事发生之地,也记录下自己的爷爷奶奶日常居住的村落,厚重、复杂的风物与人情经由一个个生动、具体的故事与人物,降落在文字里。这背后也带出某种时代共性:迷惘的时候,我们格外需要重返故园,看见故人,抵抗遗忘,重拾对生命的兴趣。
杨潇(2022)
2018 年,杨潇背上行囊,从长沙到昆明,重走了 1938 年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师生的步行路线,探寻一代知识分子的生命、自由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英雄主义。在众声喧哗、泥沙俱下的网络年代,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卓越的文本能力,展示了拒绝投喂、拒绝规训、自由写作、独立探索仍然是可能的,他以自己的脚步开路,用过去来回应今天的时代命题 —— 一代人如何面对新的动荡年代。
苏枕书(2021)
在京都成为一座旅游城市后,它在中文世界已然是一座静止的美术馆。客居的身份,给予了苏枕书观察这座城市的独特视角,她所见的京都是动态的、对抗的、晦暗的、挣扎的,通过不断地和当地人对话,冲击自己的固有认知。由此,再读书中的风物描写,便不只是一种审美情趣的赏玩,而是一份身经世事仍见“春山好”的心境。这正是旅行带来的裨益。
周云蓬(2020)
不论作为音乐还是文字的创作者,周云蓬总是能够打破被人们视为成规惯例的东西。他用耳朵感知耶路撒冷,用鼻子捕捉伊斯坦布尔,用民谣、诗歌和散文来巡游世界。他好像真的拥有另一个世界,一个并不需要动用视觉就能全部被感受到的世界。他写出了外部世界的节奏
感和私人生活的诗意,质地是细腻的,而他的武器是巨大的诚实。旅行文学最终表彰的到底是什么,说到底,其实就是这样一种自由的个人纪律。
孤独星球(2019)
跟随大时代全球化的脚步,有一群人以旅行为工作、为其书写耕耘,他们以旅行重新检视自由及其代价。去年文学奖年度旅行写作得主陈丹燕的座右铭是“人生在世,就是要去看世界,世界其实是一个小地方。”在世界中确认自己的坐标系,以寻获真正的内在关怀和全球视野,这样的作者除了陈丹燕,还有《孤独星球》。
云也退(2018)
在翻译与评论之外,《自由与爱之地》是作家云也退的第一部个人著作。他不仅交出了一本杰出的旅行文学作品,也完成了另外一项艰难的任务,把小说的叙事性完整、自然地注入到了非虚构、旅行写作的血肉里;甚至超过了文体的界限,直逼广义的文学的核心,一种对自我与世界的深刻拷问,对光怪陆离的现代生活的忏悔与反省。
刘子超(2016)
旅行写作是一种具有症候性的文体,尤其在如今中国与世界剧烈的相对运动之中,它能不断更新、转换我们的认知位置。刘子超是这个领域里年轻的佼佼者,他用记者的眼睛、文学的手段、私人的记忆,记录了两次在欧洲大陆的长途漫游,复现了一个庞大的异域在这个年轻的中国写作者心中所留下的光明与阴影。
陈丹燕(2017)
这一奖项是为了支持中文作者在阅读世界的路上走向更远的旅程。最终,将这一奖项授予了陈丹燕女士。陈丹燕是当代都市文化的代言人。她也是中国作家中第一个走出国门的背包客。